百度医学

关注微信公众号

登录 注册
全部指南共识(114)论文文献研究(215)临床研究(97290)实验研究(10514)理论研究(1107)药学研究(9727)综述/述评(3052)Meta分析(111)病例报告(9996)学位论文(10762)书籍医学图书(3757)中医古籍(49)专利(866)简讯(193)其他(38717)
综合排序时间引用量

金钱白花蛇快速PCR鉴别方法的建立

赵静雪,崔光红,辛敏通,...-《药学学报》-2010年10期

摘 要: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鉴别金钱白花蛇药材及其伪品的PCR方法。通过对金钱白花蛇及其伪品的Cytb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分析,设计1对能准确鉴别正品金钱白花蛇和其伪品的引物。采用商品化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总DNA,采用两步循环PCR程序进行PCR鉴别,并对影响PCR结果的主要因素(退火温度、Taq酶用量、循环次数等)进行方法学考察和优化,对不同公司PCR仪、Taq酶产品进行普适性试验。在方法学考察的基础上,以试剂盒提取药材正品13批、伪品20批,反应参数:95℃预变性5min,循环反应30次(95℃30S,55℃45s),72℃延伸5min的条件可使所有受检样品得到准确鉴定,鉴别过程可在4h内完成,适合于金钱白花蛇PCR鉴别方法的推广应用。

展开
收起
引用量:9
来源:维普
取消收藏收藏

冰片近红外光谱鉴别模型探讨

张治军,饶伟文,钟建理-《中药材》-2008年第31卷11期

摘 要: 目的:建立冰片近红外光谱鉴别模型以用于冰片正品和掺伪品的快速鉴别。方法:收集不同来源的冰片(正品10个,掺伪品7个),利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其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后,采用矢量归一加二阶导数法和因子化法建立质量鉴别模型。结果:经验证,能准确无误地鉴别冰片及掺伪品。结论:本模型可快速、准确、无损地进行冰片的质量鉴别,可在全国药品快检车和日常的监督抽样中推广应用。

展开
收起
引用量:11
来源:道客巴巴
取消收藏收藏

冬虫夏草与其混淆品的生药学鉴别研究

康帅-《药物分析杂志》-2011年6期

《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 Berk. ) 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冬虫夏草的混淆品是指在国内不同地区或市场上存在的与冬虫夏草形态特征相近的品种,按性质不同分为非正品和伪制品两类:非正品是指未被《中国药典》收载、但与冬虫夏草近缘,在国内不同地区作为“冬虫夏草”替代品习用的品种;伪制品是指人为地将其他材料改变性质或非法加工后作为冬虫夏草销售的品种。本课题通过实地采集、调查研究和标本整理,收集到120批样品(实验样品49批,商品71批),应用性状和显微鉴定法对冬虫夏草与其混淆品(非正品和伪制品)进行了详细的鉴别研究,通过对分子鉴定结果的探讨,进一步确证了冬虫夏草及其常见非正品的真菌和寄主基原情况,为标准的增修订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药源调查和基原鉴定 1药源调查本课题组于2010年5月至7月先后前往河南、四川、青海、新疆等地对冬虫夏草及其非正品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收集到实验样品29批;从本室中药标本馆多年来收集的虫草类标本中整理出来源及基原确切的实验样品20批,共计49批(冬虫夏草27批,戴氏虫草5批,亚香棒虫草6批,新疆虫草6批,凉山虫草5批)。 2基原鉴定参考《中国真菌志》等专业文献,对冬虫夏草及其非正品的来源真菌进行了形态学鉴定研究,首次鉴定出一种冬虫夏草非正品——戴氏虫草,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戴氏虫草菌Cordyceps taii Z. Q. Liang et A. Y. Liu寄生在鳞翅目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二.冬虫夏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 1性状鉴别研究通过对27批冬虫夏草样品的性状观察,在中国药典及相关文献性状描述的基础上,参考昆虫学和真菌学相关专业文献,结合药材自身特征,着重从虫体部位入手补充与完善了冬虫夏草的性状描述。其中虫体环纹及分节、毛片、气门等鉴别特征为首次提出。 2虫体显微鉴别研究应用透射光显微镜实验方法,首次对冬虫夏草虫体体壁及腹足趾部的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冬虫夏草显微鉴别特征。 3商品鉴定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17批冬虫夏草商品进行了鉴定,着重探讨了争议品种、破碎样品和粉末样品的鉴定方法,结果表明本课题研究结果可有效用于冬虫夏草商品药材的鉴定。 三.冬虫夏草非正品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 1戴氏虫草参照冬虫夏草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首次报道了冬虫夏草非正品——戴氏虫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 2其他非正品参照冬虫夏草的生药学研究方法,对已有报道的亚香棒虫草、古尼虫草、新疆虫草和凉山虫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进行了补充完善。 3冬虫夏草与其非正品的比较通过比较研究,编制性状、显微鉴别检索表,结果表明冬虫夏草与其非正品的性状和显微特征均具有较大差异。 4戴氏虫草与亚香棒虫草的比较通过比较研究,戴氏虫草和亚香棒虫草虫体部位性状和显微特征有较多相同之处,初步推断两者寄主昆虫应为近缘种。 5商品鉴定对近年来收集到的46批商品进行了鉴定,其中共有戴氏虫草14批,亚香棒虫草9批,古尼虫草18批,新疆虫草5批。 四.冬虫夏草伪制品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 本课题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6种与冬虫夏草形态相近、难以鉴定的伪制品进行了研究,经鉴定,结果表明这6种伪制品来源于非正品虫草或加工后的非正品虫体与植物器官的拼接品。用于伪制的非正品多为戴氏虫草,拼接的“子座”以黄花菜类花冠、紫菀类根以及蕨类植物茎为主。 五.分子鉴定结果对生药学鉴定结果的验证 本课题在冬虫夏草、戴氏虫草和亚香棒虫草真菌ITS区与虫体Cytb基因测序实验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基原鉴定及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内容进行了验证。

展开
收起
引用量:7
来源:道客巴巴
取消收藏收藏

商品柴胡真伪鉴别

李晓军,郭月秋,石亚囡,...-《中药材》-2012年第35卷10期

目的:考查中药材市场和使用单 位的商品柴胡真伪与质量。方法:采用性状、显微、TLC定性、HPLC定量分析的手段,对获得的真伪商品37批样本进行了比较鉴别。结果:37批样品中鉴 定出正品柴胡为北柴胡和南柴胡;掺为品为北柴胡的地上茎、柴胡属某植物和锥叶柴胡、大叶柴胡。结论:两种正品柴胡药材、饮片均符合固有性状、显微、TLC 定性特征,商品除个别批次外,柴胡皂苷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掺入北柴胡地上茎者其性状和含量不符合规定。锥叶柴胡、大叶柴胡及柴胡属某植物的个子及片 子分析结果与正品柴胡有别,不能当正品柴胡使用。

展开
收起
引用量:3
来源:道客巴巴
取消收藏收藏

超声造影在附件实性小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尹晶,冯玉玲,向红,...-《中国全科医学》-2014年第17卷6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在附件实性小肿块(≤≤4cm)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3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经腹部超声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后发现有附件小肿块≤4cm,且在二维超声显像上呈低/中/高回声,或以实性为主的混合性回声的连续性患者69例,共70枚肿块。对70枚卵巢实性小肿块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其特征提出超声造影评分系统。将超声造影结果与手术病理和长期随访结果相对照,并对评分系统作出评价。结果:70枚附件实性小肿块中良性51枚,恶性19枚。依据评分系统,良恶性肿块在灌注模式、血管形态、灌注强度、曲线形态及峰值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988)时为14分,故14分为恶性。超声造影评分系统诊断附件小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4.74%、特异度96.08%、阳性预测值90.00%、阴性预测值98.00%、阳性似然比24.16、阴性似然比0.06、符合度95.71%、Kappa值0.89。并根据超声造影特点分析,良性组与恶性组在灌注模式、灌注强度、血管形态、始增时间、峰值及局部血流速、曲线形态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达峰时间、平均灌注时间、局部血流量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评分系统对诊断附件实性小肿块能更加准确的判定其良恶性,有助于附件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展开
收起
引用量:2
来源:豆丁
取消收藏收藏

三七的药理作用分析及真伪鉴别

于秀娟,张景洪-《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8卷19期

目的 探讨三七的药理作用和真伪鉴别.方法 对三七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并且对三七进行性状、显微鉴别.结果 三七具有止血、抗血栓、抗炎、补血等作用.对真假三七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别可以对其分辨.结论 三七作用广泛,真伪鉴别非常重要.

展开
收起
引用量:5
来源:道客巴巴
取消收藏收藏

小青龙颗粒薄层鉴别方法的改进

郑全,郭维霄,刘芳,...-《时珍国医国药》-2014年3期

目的改进小青龙颗粒中麻黄、干姜、芍药、五味子、炙甘草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以盐酸麻黄碱、干姜、芍药苷、五味子乙素、甘草为对照分别对颗粒中的麻黄、干姜、芍药、五味子、炙甘草进行了薄层鉴别条件的研究。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专属性好,阴性无干扰。结论改进后的方法较药典上的方法能达到更好的鉴别效果,可以采用该方法作为小青龙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展开
收起
引用量:1
来源:百度文库
取消收藏收藏

中药鉴别方法探析

李海滨,李春日,张志星-《亚太传统医药》-2014年第10卷5期

摘 要: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中药鉴别方法与现代鉴别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黄芪、陈皮、川芎、冬虫夏草、三七、茯苓等常见的中药材以及这些药材的假冒伪劣品种各1份,并按照药量将60份药材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种药材及其伪品请具有丰富鉴别经验的老中医用传统法鉴别,而实验组采用红外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鉴别.观察并记录鉴别结果,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中的药材鉴别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30种药材的化学成分、成分分布和品质都有很好的鉴别效果,能准确分辨出假冒伪劣药材和真药材,药材的真伪分辨率为100.0%;而对照组的鉴别方法效果不如实验组,无法对中药材的成分、品质进行精确的分析,药材真伪分辨率为86.7%(26/30),且鉴别者对鉴别结果并不完全确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鉴别方法与现代鉴别技术各有利弊,中药鉴别应结合传统鉴别方法与现代鉴别方法,在新技术的帮助下发挥中药治病救人的作用.

展开
收起
引用量:2
来源:道客巴巴
取消收藏收藏

连翘薄层鉴别方法的改进

周欢,王小平,白吉庆-《中国现代中药》-2015年第17卷4期

目的:对连翘薄层色谱鉴别的展 开系统进行改进。方法:改进了原标准的展开系统,增加了芦丁、槲皮素的鉴别。采用硅胶G板,以二氯甲烷-甲醇-甲酸(8∶1∶0.5)为展开剂,置紫外光 灯(365 nm)下,检视连翘酯苷A和槲皮素;再喷10%的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清晰,检视连翘苷和芦丁。结果:供试品色谱中,连翘酯苷A、槲皮素、连 翘苷和芦丁的斑点清晰,重复性好。结论:该方法简单,用毒性较小的二氯甲烷替代了原标准中的三氯甲烷,绿色环保,同时还可以鉴别连翘中的芦丁、槲皮素,可 替代原标准用于连翘的鉴别。

展开
收起
引用量:1
来源:道客巴巴
取消收藏收藏

三种燕窝的真伪鉴别

冯夏红,李峰,郝宁,...-《中医药学刊》-2004年第22卷5期

为寻求其简捷、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显微、紫外吸收光谱及凝胶电泳等鉴别手段,对三种商品药材燕窝进行了鉴别,效果满意.

展开
收起
引用量:9
来源:豆丁
取消收藏收藏
12345678910下一页
中医人的掌上知识库
给百度医学提意见
帮助中心意见反馈期刊合作
©2016Baidu京ICP证030173号百度医学用户协议